
新湖南客戶端8月22日訊(通訊員 何麗 陳學華)近年來,永州市東安縣牢固樹立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的發展理念,堅定不移舉生態旗、走生態路,扎實推進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工作,做美生態文章。
在東安縣白牙市鎮孝禹采石場,工人們正忙著補種油茶樹苗,大家分工合作,挖坑、施肥、覆土,一棵棵新栽樹苗迎風而立,給采石場增添一片新的綠色生機。
孝禹采石場是一座石灰巖石料礦山,曾因無序開采導致山石裸露、污水橫流,不僅影響周邊生態環境,還存在地質災害安全隱患。今年,該石場被納入《2023年度省級歷史遺留礦山》生態恢復項目,當地通過危巖體清除、邊坡放緩、回填種植土、種植樹木等措施,全方位對該歷史遺留廢棄礦山實施生態修復,修復面積約達到7萬平方米。如今,這里即將變成綠色生態、致富增收的“金山銀山”。
永州市東安縣自然資源局生態修復股工作人員李俊鵬說:“我們通過外運土、土地平整、種植油茶、鋪撒草籽等多種多樣的方式,進行生態修復。不僅給當地的村民帶來了一定的經濟效益,后期我們還將投入一定的資金,通過一些亮化、配套設施的建設,打造成一個適合當地居民休閑娛樂的生態性公園?!?/p>
近年來,東安嚴格按照“宜林則林、宜草則草、宜耕則耕”原則,采取“一礦一策”實施方案,對不同地形、不同條件的廢棄礦點實施分類修復,探索出礦山復綠、休閑林草園等多種礦山環境治理模式,將廢棄礦山一步步還原成“綠水青山”。截至目前,全縣共修復廢棄礦山51處,約138萬平方米。
責編:田文
一審:田文
二審:王坤
三審:張明
來源:東安縣融媒體中心
下載APP